2月28日下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周大鸣教授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阡教授陪同下莅临365wm完美体育官网入口,作“沿海民族走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意义”主题报告,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司文超主持。
在报告中,周大鸣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沿海民族走廊”这一学术概念,并综合运用历史、考古、地理、文学等多学科丰厚资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释了沿海民族走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首先,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百越和西瓯先民及其后裔构成了沿海民族走廊的主要成分。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百越土著文化广泛分布于我国浙、闽、台、粤、桂等省区及国外印度支那半岛,有力地表明了这些文化共同发源于中华本土,驳斥了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太平洋诸岛“文化南来说”,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沿海民族走廊向内通过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链接内陆,向外通过移民链接海外华人网络,成为整合“天下”的重要部分。再次,航海、海盐、海洋食物等海洋经济成为内部经济的重要补充,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四种文明的交融构成中华文明延续的源泉。第四,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并非局限于大陆,而是通过海洋与世界联通的过程,在中华民族自在、自觉、自强的不同阶段,海洋都在中华民族与世界体系互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都位于沿海,这些地区形成了三大发展成熟的城市群,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中心。
周大鸣教授立足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根基,以跨学科的宏阔视野,从多个维度、不同角度论述了沿海民族走廊对于缔造中华民族的意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借鉴。“沿海民族走廊”概念是周大鸣教授的首创,这一概念既是周教授对其移民、族群、宗族、路学等研究领域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对既有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和南岭走廊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研究开辟了新航道。
司文超老师对周大鸣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周大鸣教授对文献史料信手拈来,对故事、案例、数据等娓娓道来,报告既有思想高度、内容厚度,也有学术理论指导、方法教导,既有学术概念创新,也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对师生开阔学术理路眼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家国情怀,具有积极的、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杨华老师分享了三点启发,一是区域比较既是人类学,也是社会学重要的方法论;二是构建人类学、社会学分析性概念既要有经验基础,又要大胆而为,不怕出错;三是人类学、社会学要与时代问题同频共振,不能自娱自乐。
崔应令老师谈到周教授从梁钊韬先生1981年发表的《百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贡献——濮、莱的关系及其流传》开始思考海洋民族走廊,见学术上的传承;周教授在华夏中心-边缘的关系中探索民族走廊,认为民族走廊与边缘是“一体两面”,开启重新认识整体中国的新视野,见格局;周教授对海洋民族走廊的探索综合了考古学、分子生物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体现了真正大人类学的传统和特点,是跨学科的研究,见综合;周教授提出中华民族从一体多元走向多元一体有一个从自在、自觉到自强的过程,对我们未来探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具有启迪。
讲座反响热烈,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互动环节中,柴雅哲、黄羽、杭晨昕等三位同学分别围绕教育公平、移民与文化、研究对当下时空关系的回应等,向周教授现场请教,周教授一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顾笑聪、李翠玲,摄影:傅瑞)